立秋已過多日,長安城里的秋意卻還躲躲閃閃,不敢堂堂正正地站出來。日頭依舊蠻橫,照例把青石板路曬得滾燙,燙得行人腳下生風(fēng),匆匆逃向有蔭之處。這光景倒與往年不同。記得從前入了秋,總有三五日陰雨,將暑氣打壓下去。今年卻不然,天藍(lán)得發(fā)脆,云白得晃眼,每日都是好天氣。
午后街市上人影稀疏。賣鏡糕的小販躲在傘下打盹,蒼蠅在他頭頂盤旋,竟也飛得懶散。偶爾有游客走過,舉著手機(jī)拍照,臉上的汗珠子在陽光下亮得刺目。他們說話帶著各處方言,聲音撞在古城墻上,碎成片片回聲。
護(hù)城河的水靜得很,映著城墻的倒影,紋絲不動。幾尾紅鯉懶洋洋地浮在水面,半晌才擺一擺尾,仿佛連它們也厭了這無止境的燥熱。河畔柳條低垂,紋絲不動,竟似畫中之物。但是細(xì)看,水到底是顯出些疲態(tài)來,不再似盛夏時(shí)那般鼓脹,悄悄地瘦下去一寸,水面上漂著幾片早凋的槐葉,如小小的舟。樹上的知了大約也覺出節(jié)氣暗換,鳴聲里摻了些許急躁,一聲接一聲,竟似要與無常的流光賽跑。
天色向晚時(shí),西天的云彩染上了橘紅。不是朝霞那般鮮亮,而是帶著些許疲憊的暖色。城墻上的燈籠一盞接一盞亮起,昏黃的光暈在暮色中洇開,與天邊的余暉遙相呼應(yīng)。歸家的路上,但見道旁槐樹忽的撒下一陣細(xì)葉,簌簌地,如私語,如低笑。無聲無息地,落在行人肩頭,又滑下去。
夜市開始喧鬧起來??救鈹偵仙馃熿F,孜然的味道混著炭火氣,彌漫在空氣里。賣酸梅湯的老太太搖著蒲扇,不緊不慢地招攬生意。她的攤前擺著幾個(gè)玻璃罐,里面泡著青梅、山楂,在燈光下泛著暗紅的光。
我站在城垛邊望去,見萬家燈火次第亮起,如星子灑落人間。晚風(fēng)愈涼,拂過面頰,竟帶來些許潮濕的氣息。抬頭看時(shí),只見一彎新月懸在天邊,清冷如鉤。
這長安城的秋,原不是轟轟烈烈地來,而是悄沒聲地潛入街巷檐角,在日影移動間,在風(fēng)聲變換里,細(xì)語低訴著時(shí)序的更迭。只是世人多忙,無暇細(xì)聽罷了。
夜色漸深,城下的喧聲漸漸稀疏。唯有風(fēng)過處,老槐又落下幾片葉來,在青石板上輕叩,一聲,又一聲。